發布時間:2021-07-08
7月4日,四川省環境科學學會第八屆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成都順利舉行。會議由四川省環境科學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副理事長陳維果主持,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兼學會理事長彭勇作重要講話,生態環境廳科技與財務處處長陽愷、學會副理事長葉宏、監事長方自力、副理事長單位、常務理事單位、理事單位、監事及各分支機構代表共約120人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2020年度學會工作報告、財務報告和監事會工作報告,新增了25個入會單位。
新成立“應對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和“生態環境科普專業委員會”兩個分支機構,并對相關分支機構進行了調整。其中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作為應對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的牽頭單位,由四川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院長羅彬擔任應對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西華師范大學作為生態環境科普專業委員會的牽頭單位,由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李友平擔任生態環境科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彭勇理事長作重要講話
陳維果副理事長主持會議
方自力監事長作監事會報告
胡穎銘秘書長作工作報告、財務報告
通過了《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試行)》和《四川省環境科學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四川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土壤所副所長兼學會固廢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吳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獲獎者)、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兼學會監測專委會主任委員史箴、成都信息工程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兼學會大氣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劉盛余,代表分支機構作了交流發言。
吳怡固廢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史箴 監測專委會主任委員
劉盛余 大氣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彭勇理事長在講話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向科技界發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總動員,使我們更真切地體會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責任感、緊迫感,一定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作為學會未來工作的重要遵循,進一步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的重要時刻,學會要借國家新發展階段之勢,秉持科技強國初心,引領聚集各方科研力量和科技資源,投入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環境保護中,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更好地發揮科技支撐作用,進一步擦亮川渝一流學會和全省十佳學會的金字招牌。
同時,彭勇理事長對學會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一個堅持,五大行動。
一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斷推動事業發展壯大。要深入實施“黨建強會”計劃,堅持政治建設引領業務建設,團結帶領廣大生態環境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
二是要實施智庫助力行動,增強生態環保科學決策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咨詢論證、問題導向、技術支撐等作用,不斷提高支撐環境管理科學決策的技術水平。
三是要實施凝心聚力行動,增強生態環境科技人才服務能力。積極做好獎項申報、人才推薦和交流培訓工作,搭建暢通人才和成果展示平臺,發掘人才第一資源的潛力,不斷推動環境科技創新。
四是要實施協同創新行動,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水平。要進一步做好科技需要征集工作,完善科技成果庫,分領域定期發布《四川省生態環境科技發展白皮書》,通過設立學會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服務站建立科技成果對接機制,實現科技成果供給端與需求端的精準對接,提升項目落地示范和成果轉化應用水平,助力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
五是要實施科普惠民行動,提升全民環境科學素質水平。依托新成立的生態環境科普委員會,構建生態環境科普傳播聯盟,指導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生態環境科普基地,擦亮生態科普活動品牌,開發環境科普資源,引導建立一支專業化的生態環境科普人才和志愿者隊伍,繼續做好居民環境與健康素養調查。
六是要實施強基固本行動,提升優質高效服務會員水平。要開展好“會員服務月”“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動,不斷優化服務內容和形式,提升會員服務質量,主動吸納優秀企業和人才加入學會,為學會長遠發展增添后備力,加強學會內部規范管理。